学生工作
首页» 学生工作» 学工动态» 【暑期社会实践】发展稻渔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
 

【暑期社会实践】发展稻渔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

来源:   作者:司琦喆/文 徐浩天/图   发布日期:2022-08-14     浏览次数:

     

必赢线路检测3003赴城固县传统农业转型调研团于8月11日去往城固县龙头镇六一村乡村创业综合体孵化基地,了解地方产业特色,共同见证城固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。

142c4beb4840407c835a5de742d82043.png

龙头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基地,位于六一村、新华村、新光村、龙头社区、群力村、五星村,占地1.5万亩,核心区域在镇政府以南1公里处六一村。该村现有人口925户2783人,共有耕地2416亩,其中水田面积1955亩,旱地面积461亩。近年来,村“两委”紧紧围绕“强基础、兴产业、促脱贫”目标,探索出了“支部+合作社+公司+贫困户”发展模式,将贫困户牢牢镶嵌在产业扶贫利益连接链条上。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36人,已脱贫37户118人,贫困发生率由4.89%下降至0.57%。经过不断探索综合种养技术,已初步形成“水上采莲子、水中养鱼虾、水下育良种”的荷(稻)渔立体种养模式,逐步实现“亩产千斤粮、亩收百斤鱼、亩均万元钱”的效益。目前,基地建设初具规模,产业带贫益贫效果明显,既促进农民增收,又壮大村集体经济,产业示范效益已经显现。

稻渔产业机械化,综合种养现代化。跟随六一村村委员的脚步,调研团来到了存放现代机械的仓库,这里存放着大量的收割机和拖拉机,它们能够极大地提高产量与进度,将大力推进乡村振兴,让农民生产变得更加高效。通过采访六一村村委员,我们了解到龙头镇稻渔综合种养共涉及8个村1个社区、3个专业合作社,由2017年的50亩发展到目前5086亩,核心区位于县城以西8km,面积约3500亩,是集产业发展、休闲观光、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园区。园区以荷花产业田园综合体为衬托,主导产业有:设施淡水循环南美白对虾及加州鲈鱼养殖,稻鱼、稻蟹、稻鳖、稻鳅、稻虾、稻鸭、荷鱼综合种养。

e0520597105e44d9b3c6ca40c7fd9fca.png

1f7a46b5b69c4f79b766994657d06ace.png

新型技术致富路,引领乡村再振兴。随后,我们参观了稻渔综合种养田,这里上方是长势正盛的水稻,下方则是鱼虾的养殖池塘。为加快龙头镇乡村振兴步伐,巩固脱贫攻坚成效,拓展自然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空间,促进农产品流通与增值,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,确保粮食安全生产,充分挖掘园区的增效功能和潜力。近年来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园区不断推进综合种养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、链条化的“四化”发展,真正实现了一水多用、一田多种、一季多收、稻因渔而优、稻因渔而贵、良田成景区的新跨越,为“亩产千斤粮,亩收百斤鱼,亩均过万元”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
龙头镇稻渔综合种养数字农业项目位于园区核心地带,覆盖示范基地3500亩,投入资金1120万元。主要建设内容为:新建龙头镇农业大数据中心、农产品展示中心、工厂化育秧中心各一处,完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相关设施等。

8a5104ee9d184f93b86763e33637a9aa.png

龙头镇稻渔综合种养数字农业项目利用信息化技术,以SaaS模式打造龙头镇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的物联网云平台,通过在云平台部署种养区、生产环境监控系统、农业生产管理系统,实现稻、虾、螃蟹、鱼、鸭的生产数据、物联网数据的采集,通过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,为企业提供生产指导支撑,并通过积极的示范效应实现新品种种养数字化,标准化,科学化,智能化的生产管理,利用显示系统,为企业搭建对内监督、灾害预警、对外培训、宣传的良好载体,结合地理信息系统(GIS)生动直观地呈现基地内不同品种种养单元的布局概况、物联网监控信息、预警提醒、历史统计和安全溯源等信息统计的结果。还有助于充分利用基地的优势资源与平台,拓宽业务种类,完善基地休闲观光科普教育,开展现代创意农业技术。

乡村稻田美如画,绿水青山幸福家。当队员们爬上观景台的那一刻,一望无际的原野尽收眼底,由各种颜色农作物绘制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稻田画,在辽阔而碧绿的原野之上铺陈开来,金色与绿色交相辉映,开辟了乡村人民的崭新的致富路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我们看到了龙头镇六一村在这条致富路上渐行渐远,感受到了六一村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飞速进步,新型的稻渔综合产业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,同时也让六一村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。

编辑:赵晨雪     终审:张成凤
Baidu
sogou